可以不认可,但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选择

用时 6 小时 2 分钟读完本书。

这是一场为时三年的告别,在东野先生的故事中,熏子用了三年的时间,演绎了作为一个母亲在面对溺水女儿被医生判定为接近脑死亡的种种选择。这是探究「何为生?何谓死?」的一场心之旅,心得到救赎才能最终放下,而后就是自然而然的告别了。

生死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一道必选题,在每个人的一生中,会经历很多生死,首先是别人的,其次是自己的,但每个人终将会跨入那扇门。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生命?又该如何看待死亡?东野先生在书中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他只是讲了一个简单,让人心碎又温暖的故事,伴随着故事充满戏剧性和张力情节的演绎,让我们自己去思考、去感受、去体验。我读完也没有答案,我想这是因为它本身就没有标准答案。

我可能会觉得熏子有些疯狂,但对熏子来说,当她还没有准备好的时侯,女儿是她必须要守护的事物,她该为之疯狂与执着。我也会觉得和昌作为丈夫可能可能不那么合格,但作为父亲还是可圈可点的,他理解薰子的选择,并提供了最大支持。每个人看待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理解也不同,所做的选择和结论自然也不尽相同。

我可能会觉得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因为像「生活不能自理,活着有什么意义?」「情感和伦理道德产生矛盾,该如何抉择?」「法律界定和社会规范出现偏差,该如何取舍?」等这类的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有的只是个人的选择和判断,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不尽相同,所以选择和判断的多样性是必然的,也正是多样性才会让世界丰富多彩,而失去多样性的单一世界是静止的,它一定是很无趣的。所以我会经常告诉自己,不要动不动就想要去说服别人,要尊重别人的选择。

一般小说中会有奇迹发生,这本书里的奇迹是开篇的小男孩宗吾和薰子最后的放手。最近几年看过不少剧集和书中都有科技介入生命的想象,现实也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同样这本书中也有这方面的描述。这带给我最大的疑问:高科技介入生命中后,我们如何定义人,如何定义活着与死去?

最后,推荐一下这本书,这本书具有相当强的可读性,故事很简单,情节也很家常,但就在这简单和家常中,充满了戏剧性,凸显了一定的张力,花几个小时就能看一看东野先生笔下众生的生死观及其之间的爱与恨,然后我们可以观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