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读书

推荐 3 本书:2024 年第 2 季度中读到的好书

第二季度又过去了,照例回顾一下第二季度读的书。第二季度读的书不多,一共读了 12 本。在读的这些书中,我给三本书打了 5 星,我打分最低的是这段时间有些热的《控糖革命》,我给它打了 3 星,剩下的统一都给了 4 星,当然阅读和打分都是主观的,反映的是我自己的阅读感受,在我看来这些书都是可以读一读的。

按照我自己的分类,做个简单的回顾, 5 星的放在最后。

本季度读完的最后一本书是蔡崇达的新书《草民》,前阵子趁 618 活动购买孩子点名要买的书时,用蔡崇达的《命运》凑了个单,打算看一看,还没开始看《命运》,就在豆瓣的鉴书活动中抽到了《草民》,活动要求读完后写书评,于是就先读了《草民》。这本书读着还不错,书中的 7 个故事既能读出当下,也能读出作者故乡根子里的温情,而这些被我们称为故乡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了咱们的稳定,带来几千年的连绵不绝,个体在延绵中沉浮,却像小草一样坚韧,在努力的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的寻找答案并坚持着生活的体面。背观音的曹操、玩世不恭的黑昌、看台风的俩沦落人「转学」、和天对赌的秋姨、七朵老金花寻菩萨、有规矩的体面,在这些个体故事背后,我们延绵不绝。

很久没读吴军的书了,这个季度中间在整理书架的时候发现上面还有《硅谷之谜》、《大学之路》和《信息传》都没读,就把《硅谷之谜》拿下来读了读,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断断续续在近些年的信息获取中有所了解,没有太多的新内容,但在吴军的笔下,这些内容组织的还是一如既往的那么平实易读,对阅读者很友好。书快结束部分的三论「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读着很棒,三论为我们信息时代下应具有的世界观提供了理论基础,很巧的是被我打了 5 星的三本书中有一本恰巧是介绍控制论的《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这本书虽然通俗但仍专业,而吴军在《硅谷之谜》中的介绍更通俗与面向日常,另外对斯坦福大学的介绍读着也很棒。

按照以前的计划,重读了 Daniel T. Willingham 的《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的新版本,这本书对于关注孩子学习的家长或关注学习的朋友们,我是一直推荐的,新版本较之老版本的翻译让人读起来略显别扭,但新版本更新了一些内容和应和现代的例子。同时还读了该作者写的《大脑想要这样学习》,简单总结就是作者给出了 94 个如何学习的概要框架。关注如何学习的朋友可以翻翻。

读了王明珂的《华夏边缘》,这是关于华夏演进的介绍,用边缘来看待和理解我们的族群,写的很精彩,值得一读,就是读着略显枯燥,对于我们这个族群演进感兴趣的可以读读看。还有一本书也是讲中国的,是美国卡尔·克劳写的《四万万顾客》,主要说的是 100 年前作者在中国做广告营销时对中国的一些观察和认识,读起来很有趣,这也是一本我给打了5 星的书。

还读了两本传记。一本是我打了 5 星的《埃隆·马斯克传》,另一本是皇后乐队的传记《狂想人生》。通过这次阅读算是把哪些悠扬的旋律跟表演者联系起来了,我甚至还看了皇后乐队的演唱视频和对应的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我想喜欢音乐的尤其喜欢皇后乐队的,这本书是不容错过的。我平常听歌只图听个好听,但也在这本书里看到了这个没有短板的团队和他们不同一般的生活,可能正是这样的生活给他们带来无与伦比的创造力。

其他的是四本科普书,分别是金观涛和华国凡写的《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法国米卡埃尔·洛奈写的《数学的雨伞下》,法国杰西·安佐斯佩写的《控糖革命》和意大利奎多·托内利写的《时间》。《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我打了 5 星,后面说。《数学的雨伞下》是一本文字优美的数学科普故事书,但我读的感受是到了该科普的地方并没有提供科普。《控糖革命》提供了糖的一些科普知识,作者提出血糖峰值曲线波动剧烈对身体有害,我们要控制血糖峰值曲线的稳定,对应到生活中简单来说就是吃饭顺序先菜后肉尽量吃饱最后吃碳水(主食)。《时间》这本书探讨了时间,时间到底是什么?我们依然不知道! 在书里的一巨一微中,我是看的不明所以。感觉到的时间在单向流动,我们的记忆中有过去也有期待的未来,我们在逐渐变老,这感觉正如书中所说,其方向与熵增、宇宙演化一致,我们无路可逃。

以上就是这个季度中读过的所有书了,其中三本我读完打了 5 星的书再单独回顾一下。

这本书写的是差不多 100 年前一个外国人对中国的观察,这个外国人就是作者卡尔·克劳,他在中国上海开了一家广告公司,并在中国待了有 25 年,期间主要负责广告主的产品在中国的营销。

营销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接触到彼时中国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时间够久又具有细致的观察力,同时能跟不同的人打成一片,一个「中国通」诞生了,而且这个家伙还能把它的观察写出来,通过那时的市井街巷、柴米油盐,把我们的风土人情展现的淋漓尽致。

书翻译的也挺好,读着相当有趣,幽默诙谐的段落时不时就能让人乐呵起来,其实我们看看书的目录就可能会觉得书很有趣。

不同视角看待问题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在读中国作者笔下当时的人物时可能看到的是愚昧的、悲催的、苦难的,作者笔下就是一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景象。但在卡尔·克劳的笔下,他观察到的中国人是可爱的,细节中凸显当时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比如中国人交情可能就是一种做生意的智慧,因为没有顶层的规则建立信任。

一百年过去了,作者给我们一个 100 年前他的观察,如今我们可以用自己观察作对比,什么改变了,什么没改变?比如我们对于品牌的忠诚度如今依然保持着执着,可能也依然对细微变化起疑心,但多少能试试新的品牌了,对于包装或细节的变化也能在对比后接受了。我们对于自己深以为然的理论依旧是那么的固执,尽管这些理论可能只是自己的观点或是众人所云,如今的网络交锋随时可见,所以在读到我们坚信来自德国汉堡的旧马掌更适合打造剃刀是因为汉堡鹅卵石有利于回火度的理论,进而各国的废旧马掌都会在汉堡集中启运到中国时,在乐呵起来的同时感到莫名的惆怅。当然作者的笔下国外也不乏此事,比如美国人就认为英国的鸡蛋好,那鸡蛋就先运到英国,重新打包好再运往美国。

类似这样的观察很多,涉及到方方面面,在一个个故事中细微体现,比如在营销美妆产品时对中国女性爱美的观察。经营生意发财的不正经套路。中国人善于发现并找到所有具有内在价值的东西,并能把它转化成现金。只要有能力模仿就会开始做同类产品,以更低的价格出售。当生意需要开展社交时,陌生人社交是被排斥的。中国人如何找工作、如何工作和如何展现工作。面子和承担责任、排外、文字、饮食、中医……

当然在记录观察中国的同时也不忘吐槽一下自己的国家和同胞,而且吐槽的还挺犀利。作者甚至还跟土匪打了一次交道,这经历也算是真丰富。

推荐读读这本书,100 年前的事如今读着也不会陌生,反而可能在阅读中时时有「这不是在说我吗/现在那啥不就是这吗」这样的感觉,时间改变了什么,时间又什么都没有改变,而世间已匆匆百年。

比较惭愧,大学的专业是工业自动化,其中一门专业主课就是控制论,当时没好好学,现在停留在记忆中的也就留下了「正反馈、负反馈」这样的词,其它的都还给老师了,给这本书打 5 星一方面是向我学过的专业致敬,另外一方面是他相比早已忘记的教材更容易读懂。 

在这些年读过的书中,不少涉及到控制论中的知识,比如达利欧的《原则》,比如《系统思维》等等书中其实都提到了控制论中的反馈以及系统性等。又在回忆中想起当时的不少课都是很重要的,比如《模式识别》、《复变函数》……,现在想来,一方面老师讲的和教材也确实让人提不起兴趣,另一方面也不知道这些的重要性,毕竟当时听的这些都是孤零零悬浮在空中的东西,并没有多少跟实际相结合的东西,教材课本上也多是一些看着就头疼的公式及其枯燥的解释。 

在网上也断断续续看到推荐这本书,也确实想读一读,开始读起。

书中从控制论思想源流开始,告诉我们控制论是数学和物理的发展、生物学和生命科学的进展、对思维规律的探讨这三条悠长支流汇合的结果。

从汇合处出发,书中对于一些概念和控制论背后的思维进行了介绍并辅以生活中的事例辅助理解,大部分都能理解个七七八八,学自动控制的朋友推荐阅读,普通读者可能阅读的兴趣不会很大。

控制的概念与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密切相关,可能性的集合中有很多的不同的状态,这使得事情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控制讲求从不确定性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发展,这也是区别于经典决定论的地方。

我们生活里所做的事,比如上学、工作,都有自己的目的,为了达到目的,我们都是在不断的改变条件,使得我们的上学、工作沿着可能性空间内某种确定的方向发展,这其实就是控制。它是一个在事物可能性空间中进行有方向选择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得可能性空间逐渐缩小。

我们从不知道到知道,信息的传递(包括 DNA 携带的信息)等这些过程中都贯穿着事物可能性空间的变化,这也是现代认识论中的知与行的统一。

书里面还介绍了干扰、系统理论、突变理论等等,并概要对比了一下中西方的科学理论,我读完后在想,如果当时学专业课的时候有这本书做参考,可能学起专业课就不会那么无聊了。

这本书是埃隆·马斯克的个人传记。由沃尔特·艾萨克森这个知名的传记作者操刀,他写了很多知名人的知名传记,如乔布斯传、达芬奇传、爱因斯坦传、基辛格传等等,他写的传记我读过的读起来都不错,这本也不例外。

大家可能或多或少听说过埃隆·马斯克这个人,可能是由于特斯拉电动汽车,可能是由于 SpaceX,可能是由于他要带人类走出地球奔赴火星,也可能是由于他换了好几任漂亮的老婆……

那么埃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怎么成长到今天这样?他主导或参与的那些逆天公司都是什么样的?这本从他小时候开始说起的传记可能会给出答案。

我个人觉得他是这个时代最厉害的创造者,没有之一。上一个给我带来这种感觉的是乔布斯,乔布斯是将科技与人文艺术结合在一起伟大创造者,可惜英年早逝。但就两人主导或参与输出的产品相比而言,埃隆·马斯克则更疯狂,这是一个将世界抛在身后的奔跑者。

从他获得第一桶金的 Zip2 开始,他对所创造或参与的公司产品的思维具有别具一格的系统性,比如在他构想 X 支付公司时,感觉按他想的这个系统,如果建成那就没有现有的金融系统什么事了,虽然最后跟彼得·蒂尔等人的公司合并后输出的产品跟他最初的构想相去甚远,但他这种系统性思维始终贯穿于后续的创造中。

埃隆·马斯克是第一性原理的积极践行者,比如他在创造中总是会思考并拷问人们所说的不可能是受限于现有定律和原理,还是以往的经验或现实中人们都是这么干的,为此他用五步工作法、白痴指数等来衡量日常的工作。

在马斯克的企业工作不但要有才华、要有强大的心脏、要勇于承担风险,还要有在第一线辛勤耕耘的日常。被马斯克称为超级硬核的工作确实硬核,他会给一个不可能完成的硬核目标,如果有反对的人,他就无情的羞辱反对者,对于不接受自己管理风格和建议的人会被马上干掉,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在他这里你好我好大家好是不存在的。这么做还有很多的顶级人才为他工作,关键是他的提问和意见都很专业,这可能得益于他有能快速学习并能迅速掌握某领域核心的能力。

书中还穿插了马斯克的日常生活,从童年到现在,整体感觉有些疯狂,反覆无常,两种情绪交迭浮现,可能他的内心自有创伤,或许来自他童年的经历和记忆。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世界真的是有很牛的人的,他们自有独特的经历和逻辑,我只能借书籍崇拜一番。

列一下马斯克作为创造者主导或参与的企业:

  • 1995 年 Zip2 
  • 1999 年 X.com
  • 2002 年 SpaceX
  • 2003 年 TELSR「2004年进入」
  • 2006 年 SolarCity
  • 2015 年 OpenAI「捐赠者”」
  • 2016 年 The Boring Company
  • 2016 年 NeuraLink
  • 2022 年 Twitter「收购」
  • 2023 年 X-AI

最后摘录一段,向胸怀使命的冒险者致敬。

文明就是这样衰落的,因为他们放弃了冒险。当他们放弃了冒险事业,文明的动脉就会硬化。每年,真刀真枪的实干家越来越少,动动嘴皮子吹哨的裁判员却越来越多。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再也造不出高铁和能够登月的火箭,“躺在功劳簿上太久,你就会失去冒险的欲望”。



像小草一样,咱们就这样生生不息

一直想读一读蔡崇达的书,一是偶尔看到有人推荐,二是看豆瓣的上他的书评价还不错。前阵子趁 618 活动给孩子买他点名要买的书时凑了个单,买了《命运》准备读一读,结果还没读就抽到了蔡崇达的新书《草民》,那就从《草民》开始读起,倒序读一读他的故乡三部曲。

活动中说好像四个小时就能读完《草民》这本书,我是花了三天,断断续续一共用了 10 多个小时才读完。

这本书讲了 7 个故事,读完后的第一感受是东石根子里是一个有温情的地方,咱们有很多这样的地方,这些地方被称为故乡。故乡构建了咱们的稳定,一定程度上有故乡才有了咱们几千年来的延绵不绝,个体在延绵中沉浮,却像小草一样坚韧,在努力的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的寻找答案并坚持着生活的体面。

具体到故事中具体的人所经历的事,又能看到当下,看到每个年龄段人群背后时代背景中的当下,或许碰到好的年景或许碰到了苦难,但咱们总会用自己能接受的方式或者说咱们特有的智慧来体面地应对,坚韧前行,而亲情、友情在其中凝结了更多的力量,咱们就这样生生不息。

背观音的曹操、玩世不恭的黑昌、看台风的俩沦落人、和天对赌的秋姨、七朵老金花寻菩萨、有规矩的体面,在这些故事中,我们生生不息。


这是一个没有短板的团队-读《狂想人生:皇后乐队传》

首先照例感谢豆瓣「鉴书团」的活动,让我得以在阅读范围上做一次扩充,自己选择性阅读可能根本不会读音乐方面的传记。我日常也听歌曲,只是听个好听和喜欢,在听的歌曲中摇滚要相对多一些,皇后乐队的的这些经典歌曲都听过,但一直不太留意是谁唱的,这次阅读对上了号,原来曾听过的耳熟能详的歌曲来自皇后乐队,来自这几个大神。

在阅读过程中,我重新听了这些歌,并看了《波西米亚狂想曲》这部电影,读的有些慢,但还是挺值的。《狂想人生》是一本挺不错的传记,作者以时间线为主轴记录了皇后乐队从上世纪 70 年代初期的组建到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摇滚乐队之一的辉煌历程,对于皇后乐队重要阶段的描述比较细致,比如组建过程、首张专辑、经典歌曲的创作以及到各地的演出等等。除此之外,书中也出现时间线上各个时期哪些名人「很多人名,但对我就有些陌生了,毕竟对于歌曲我也只是听听」以及相关的事件,相信音乐爱好者读起来可能会更有感触。

在成长的路上,每个人都会有面对挑战和逆境的时候,皇后乐队也不例外,他们在面对挑战和逆境的时候是如何坚持与奋斗的,书中也进行了描述和探讨。简单来说读这本书不仅可以了解皇后乐队的辉煌历程,还可以从中获得关于梦想、友情和坚持的启示。

作为一个团队,皇后乐队是一个没有短板的团队,成员高学历,技能上互补,有一致的梦想,每个人又都有创作的才华,这真是一个梦之团队啊。

这本传记无论是乐队的粉丝还是音乐爱好者,都值得一读。这两者我都算不上,但我读完还是很有收获,主要是能够一窥根本不了解的行业中的琐碎,扩大了自己的阅读范围。另外也带来了一个思考:皇后乐队的经历非常「多姿多彩」,是不是这样多彩的经历是他们创作的灵感源泉?创造性是不是来自挺混乱生活中的体验与体察?

推荐 5 本书:2024 年第 1 季度中读到的好书

一季度结束,照例对自己在此季度中读的书做一番回顾。

今年是从马亲王的《太白金星有点烦》开的场,读完后顺着在微信读书上把马亲王的其他书也读了读,都还不错,我个人尤其喜欢《太白金星有点烦》和《长安的荔枝》。整个一月份基本上都是在读小说,进入二月份后,开始看技术、科普、经济、社科、历史等相关的书籍,一直到三月份结束。

在后两个月中读到书中,经济类有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技术类的《程序员修炼之道(第2版)》和《代码整洁之道:程序员的职业素养》;科普类中的《昆虫记》和《一个数学家的叹息》;社科历史中 TK 教主推荐的吴思三部曲看了《潜规则》和《血酬定律》两本,顾衡老师讲评过的《国家的视角》;行为心理类读了希思兄弟俩《行为设计学》系列剩下的三本(去年读过一本);访谈类的《多谈谈问题》;季末则读了豆瓣鉴书团活动提供的美食随笔《走南闯北吃东西》,这些书根据兴趣闲时都可以翻阅一二,反正我读着都不错。

在读到的这些书中,有 5 本值得在季末进行一番记录与回顾,顺便推荐一波,记录的次序仅表示时间顺序。

这本书是季末读完的,是豆瓣鉴书团活动提供的书,是高文麒先生的美食随笔,我对高先生一无所知,看介绍好像他在美食行业挺有名,读之前以为是专家推荐的美食清单,以方便读者在方便的时候按清单品鉴一番,结果一读才发现并不是,这本书在季末给我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我是一个俗人,好吃点东西,但吃不出个所以然来,吃到好东西也就来一句「我艹,好吃」这样的,然后可能下次还去吃,也就这样了。这本书介绍美食则不是这样的,不单介绍美食,还引出美食背后的起源、发展、民俗文化及历史渊源,将食物讲得清楚素雅,引出其本真之味,作者不愧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吃货,一个有文化的吃货。

整本书分为四部分「人间至味、地方风味、四时有味、浅谈洋味」,作者一共讲了整整 50 味,行文素朴清雅,偶有轻松逗趣,三五页就将一味介绍的清清楚楚,读起来一味味美食从书中跃然而出,香气扑鼻而来,加上作者自己也是烹饪大师,在文中给出了食材选用及烹调方法,以至于读起来觉得作者在书中做的那一味才是最香的,比如「人间至味」开篇老北京炸酱面这第一篇我就读出了这样的感觉,当然作者也并非全无推荐,还是有一些推荐的,比如外地人在北京去哪里吃一口地道的家乡风味。

除了美食,我在书中还收获不少新知,比如对川菜的辣的认识可能需要修正,作者介绍说四川吃辣不过两百多年,顺带引出川菜的「三香三椒三料,七滋八味九杂」。对于大米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比如五优稻、五优稻 4 号对应的品牌以及作者的蒸米方式。对只做过咖喱鸡块的咖喱这个来自印度的十三香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当然还有很多,比如粤菜为什么先上一碗汤,五味之外的鲜味等等,可谓收获满满。

当每种食材和味道对应到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趣味和历史变迁的时候,这种美食就鲜活了起来,这些年工作期间也在不少地方吃过作者介绍的美食,一边读着一边回想吃过的美食,感觉那些吃过的美食在回忆中顿时丰满了许多,爱好美食的人不妨读读看,看看一个有文化的吃货是如何看待美食的。

最后说说略感遗憾的地方,在地方风味这部分的随笔中,没有看到介绍粤菜和湘菜,以及云南、西北等地的菜系,可能是我贪求太多了,但这种写美食的方式我真的挺喜欢,希望作者得闲时不妨再多写写。

这本书是在微博上看到 TK 教主的推荐后收藏到书架中,在网上被称为「吴思三部曲」,包括《潜规则》、《血酬定律》和《我想重新解释历史》这三本,这次读了前两本,两本读着都不错,我自己更偏爱《潜规则》这本。

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能够让人明白社会中一些实际运行的规则,这些规则隐藏在正式的规则之下,不成文又处处存在,作者将这种实际上人们真正遵循的行为规则称为「潜规则」。

书中提供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历史故事,故事来源于史书的记载,通过对故事的剖析,将社会最深处、最黑暗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读这本书带来的最大的启发就是能够让人重新审视现实中的各种利害关系,对历史会有另一面的思考。我们也可以借助书中一出出的历史故事来观古思今,便于我们审视现实,能够更加理性的看待现实中的问题,指导我们的个人行为和决策。

这本书大名鼎鼎,买来很久了,断断续续偶尔翻看几页一直都没有读完,这次拿起来重新开始把它读完了,这本书的最大特点就是比较通俗易懂,对于大众阅读比较友好,不论是经济学原理的十大原则,还是需求和供给对于市场的影响,抑或是弹性、外部性、公共物品、垄断和竞争等等,作者对于这些的介绍都使用比较简洁的语言进行,读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理解。语言简洁之外,书中还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问题,将经济学的这些研究对象跟实际结合了起来,进一步方便理解。

尽管语言与解释比较简洁,我读着感觉依然比较枯燥,这可能是大部分教材类图书所具有的特点之一,读完好在对于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相较于日常道听途说的正式定义」,也大概了解了供需对市场的影响,价格如何形成,不同的弹性在实际是如何应用的、生产成本和收入不平等等等。

困惑依旧很多,主要有两点,第一是理性人假设这个前提在实际中的有多大出入?第二是在市场经济中,供需平衡这个过程会有多久,达到供需平衡中间的过程和时间牺牲了什么?

我最大的收获可能是读完以后会尝试用经济的这些原则分析日常的事物,看什么都是钉子,想挥舞这把锤子捶两下,大部分都无果。但用经济学思维方式进行思考,一方面确实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另一方面这种思维方式对于逻辑性的锻炼好像挺有帮助,并且能够提高分析能力,这确实是实打实的。

想想也是,涉及到资源分配、决策和人类行为,这得是多复杂啊,我们大概了解一下基本的原则和经济学家是如何思考的就行,先混个了解,这本书可能是挺好的一个选择。

杜牧用「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咏叹天宝轶事,警示后来的君主。但送荔枝这事是怎么办成的呢?毕竟两千多公里呢,现在飞机高铁轻松搞定,那天宝年间是怎么办到的呢?马亲王的《长安的荔枝》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话说一个理工科学霸李善德奋斗数载,终于办完了按揭贷款在长安城购置蜗居一套,正意气风发之时,在一场同僚们的酒席中被算计,承接了从岭南运送新鲜荔枝的任务。为了家人,李善德面对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决定放手一搏,看看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项目经理李善德登场,故事就此展开。

故事是一个历史故事,但处处能见到现在生活中的场景,比如按揭买房、职场博弈、违规逾矩等等,很多都是正式规则下实际被人们遵守的规则「见《潜规则》」。书中不少地方读完记忆尤深,比如李善德拿着正式的聘书,做了市场调研、设计了原型、验证了方案,撰写了解决方案…… 按照规章制度的流程来开展项目处处碰壁,直到拿了右相杨国忠的银牌,才路路顺通。

马亲王用 9 万多字,在从岭南到长安五千里的距离中,写尽了人生百态,在主人公李善德的精算下,最终还是让长安的贵人吃到了那一口新鲜的荔枝,代价是几十年的荔枝果园尽数被毁,区间各地的农民不堪赋税背井离乡,日夜兼程赶路倒下了无数的骑手马匹,最后仅一人一骑到达长安。

李善德在摸熟「和光同尘,雨露均沾」后,终究是带着众多部门完成了任务,给领导脸上增添了光彩,立下功劳的李善德却快乐不起来,这个理工科的学霸最终在岭南找到了自己的依归之地。

马亲王的这个故事据说 11 天写完,确实厉害,整个故事非常紧凑,可读性挺强,紧凑中也不忘开车,马亲王也是开得一手好车的作家。

如果西天取经是领导们规划的一个项目,西游会是怎样的西游?马亲王脑洞大开用《太白金星有点烦》重新架构了西游,这是一本讲述「天界」职场种种的小说,写的真棒,我非常的喜欢。

佛门老大给他的二徒弟量身定制了一个提升资历的镀金项目——取经,为了扩大影响力给天庭发了个函,让太白金星当护法,协助观音大士……故事从这里就开始了。

人人都想在镀金的项目中占个名额,混个经验,以便将来好进步。那么在各路大佬打招呼下谁才能在团队占一个名额呢?劫难该如何设计才能广为人知又达到目的呢?每个劫难都是一个小项目,如何策划,聘请什么样的妖怪?租赁什么样的洞府?事前策划和事后总结怎么写?费用怎么报销?如果碰到一个不好的合作者又该怎么办?碰到冒名顶替前来喊冤的又该怎么办?八十一难在规划中绝大多数都是表演的,体现了项目规划设计的师徒降妖伏魔,救苦救难,当遇到真正的人间苦难时,该怎么办?成仙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这本书读起来太有意思了,原来天界也如人间界一般,漫天的仙佛也如我们一般~



探寻食物本真之味,一个有文化吃货的美食随笔

季末鉴书团活动中《走南闯北吃东西》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意外的惊喜,感谢鉴书团提供的活动,并且有幸被抽到得以拜读高先生的这本书,读罢收获颇多,这本书本身就是一道美味佳肴,值得喜爱美食的人品尝一番。

这本书是高文麒先生的美食随笔,高先生或用两三页,或用四五页,一共足足讲了 50 味,书中行文素朴清雅,偶有轻松逗趣。阅读中一味味美食随着眼中的文字从书中跃然而出,香气扑鼻而来,正想着高先生会推荐哪一家是正宗时,高先生却来一番旁征博引,引出美食背后的起源、发展、民俗文化及历史渊源,将食物讲的清楚素雅,引出其本真之味,不愧是地地道道的吃货,一个有文化的吃货。

在读之前我想这会不会是一本专家帮助过滤后的一个天南地北美食信息清单,读起来发现并不是,而高先生这种介绍美食的方式是我喜欢的,很多地方高先生给出了食材选用和烹饪方法,以至于读起来觉得高先生在书中做的那一味才是最香的,比如老北京炸酱面这第一篇我就读出了这样的感觉。当然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推荐,书中还是有一些具体推荐的,比如在北京去哪里吃一口地道的家乡风味。

除了美食,我在书中还收获了不少的知识,比如对川菜的辣的认识可能需要修正,高老师介绍说四川吃辣不过两百多年,顺带引出川菜的「三香三椒三料,七滋八味九杂」。对于大米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比如五优稻、五优稻 4 号对应的品牌以及高老师的蒸米方式。对只做过咖喱鸡块的咖喱这个来自印度的十三香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当然还有很多,比如粤菜为什么先上一碗汤,五味之外的鲜味等等,作为一个普通人,有点喜欢吃的我,可谓收获满满。

当每种食材和味道对应到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趣味和历史变迁的时候,这种美食就鲜活了起来,这些年工作期间也在不少地方吃过高先生介绍的美食,回想起来也就是好吃不好吃,一边读着一边回想吃过的美食,感觉那些吃过的美食在回忆中顿时丰满了许多,爱好美食的人不妨读读看,看看一个有文化的吃货是如何看待美食的。

最后说说略感遗憾的地方,在地方风味这部分的随笔中,没有看到介绍粤菜和湘菜,以及云南、西北等地的菜系,可能是我有些贪求太多了,但这种写美食的方式我真的挺喜欢,高老师得闲不妨再多写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