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产品

初探医疗可穿戴智能设备企业

昨天下午带技术团队人员一起拜访了一家做医疗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创业企业,一方面实地看看创业中的产品,对产品进行学习;另一方面让双方技术人员进行的技术上的沟通,未来有一起做事的可能。简单说说通过拜访了解的产品。

目前总共在研的产品一共有三款,产品主要应用于脑梗、心梗,通过对体征数据的采集与分析,针对一些症状能够有效进行预警,从而使患者能够提前对疾病进行干预,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目前产品已经在临床测试,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在市场上看到这些产品的身影,这三款产品均是面向个人消费者的,有很广阔的前景。

由于产品还未面市,不便说的很细,就以其中的一款产品大概说说,这款产品如「题图」中是一双鞋,其中鞋垫是根据个体进行三维建模后个性化制作的,通过蓝牙与智能手机向数据中心提供体征数据,专家「专家系统」分析后给予反馈的处方,或进行预警。可用于患者康复运动的管理或对运动姿态的监控等等。

另外两款产品分别针对心脏与大脑,其基本的方式跟鞋子是一样的,也是通过智能手机与可穿戴设备的通信将需要的体征数据送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依据专家系统和专家来形成一个反馈,从而能够提前对心梗、脑梗异常症状进行干预,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在当下市面上可见到的不少针对健康的智能设备大多都采用这样的方式,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数据采集部分、数据通信部分、数据计算部分。其中的核心在于数据采集部分和数据计算部分。

数据采集部分一方面需要因人而异的定制个性化的设备,另一方面需要能够获得针对个体的在医学中能够用于判断和诊疗的数据,这是数据采集的关键,当然数据的准确性与医学领域的知识数据那是产品得以开展的基础。

数据计算部分一方面需要能够有效的去除各种干扰,另一方面是能够进行自学习的计算,这是得以能够趋近正确判断的核心,最终反馈结果的正确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据计算,就目前来说数据计算的人工参与占据较大的部分,主要依赖于专家的计算。

对于面向医疗的可穿戴产品在市场中能否取胜可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两部分,这也应该是创业企业加大力度投入的两部分。数据通信部分在现在相对比较成熟,可选择的通信协议也较多,有蓝牙、Zigbee、TCP/IP、4G等很多,计算能力目前也已经以指数增长增长好多年了,配合云计算,针对数据能够获得足够的计算资源。

在前一篇中说到的互联网+医疗创业有哪些机会中,医疗智能可穿戴设备无疑是比较好的一个方向,但这个方向存在不小的进入壁垒,需要众多领域内的专业人士,相对于我们从行业业务层面切入医疗的创业团队,在完成基于业务的服务基础之上,尝试引入智能可穿戴设备,提供增值的健康服务是值得考虑的方向。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时间易逝」,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在微信中搜索「doevents」或用微信扫描页面右上方二维码可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互联网+医疗有哪些创业机会?

医疗是与每个人切身相关的一个行业。于我,除了生活中与之发生过几次不太美妙的关系之外,目前我还是这个行业里众多创业者中的一员。从开始从事介入医疗器械软件的研发到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前前后后也有过一些经验,恰巧最近可能有个这方面的交流,尝试写写对医疗的一点理解与看法想必是有利于交流的。

医疗的中文解释是「医治,疾病治疗」,在其之上更大一点的范围是医疗卫生,对于医疗卫生维基百科是这么描述的。

一个国家的医疗卫生包括该国家内所有保障和提高国家人民的健康、治疗疾病和受伤的人员、组织、系统、规则和过程。

目前我国采用「以治病为主」的医疗模式,挂号排队时间长、就诊排队时间长、收费排队时间长、患者看病时间短,在医治过程中这「三长一短」可能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体会过。对大部分人来说,完成一次治疗后会感到「看病难,看病贵」。这样的现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提供医疗服务的资源是一种稀缺性资源。

市场中的资源提供方大体上可以分为:医护专业人员、医疗结构、医药机构、器械机构,医疗就围绕在这些资源提供方开展工作,提供服务。

医护专业人员是目前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根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和卫计委的数据来看,截止2015年末全国卫生人员总数为1069.4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00.8万人,执业(助理)医师303.9万人,注册护士324.1万人,这些人服务于全国,该是多么稀缺。

大部分医护专业人员隶属于医疗机构,依托医疗机构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一线城市的医疗机构依托城市优势进一步集中具有丰富经验的医护专业人员,在资源稀缺之上又进一步加剧优质资源的集中倾斜,「三长一短」也就很正常了。

医药机构主要服务于医疗机构和药店,目前大部分服务于医疗机构,在医药市场上目前的处方药主要出自医疗机构,大约占据医药市场的80%,器械机构也主要应用于医疗机构,辅助医治过程中对疾病的诊断。

在相当时间内这种情况会依旧存在,从「以治病为主」到提供以预防、预测、个性化、患者参与的医疗健康服务仍然需要各方的持续努力。政策上,从2009年开始推进新医改,提出建立全民健康档案,医药分开,建立全民社保体系,推进「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制度,医药两票制的提出等等,这些使得医疗有很大程度的改观。在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当前医疗过程中的各种不便,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从这方面找到创业的方向。

把医疗放一放,来简单回顾一下互联网,关于互联网更详细的信息可以看看林军老师的《沸腾十五年》和吴军老师的《浪潮之巅》《硅谷之谜》。互联网在我国从1986年高能物理所的一封电子邮件开始,到今天已整整30年了,截止2016年6月中国的网民规模达到7.1亿,手机网民达到6.56亿,普及率超过一半,互联网已经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场信息革命推动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改变了我们很多的生活方式,塑造了很多新兴行业,无论互联网新兴行业还是传统行业都开始认可互联网带来的变化,传统行业更想借助互联网完成转型。

很多概念如雨后春笋逐一浮出,对于医疗,有互联网医疗、智能医疗、智慧医疗、移动医疗等, 我不喜欢这些概念性的东西,但很多时候就是在这些概念之后的媒体与资本的推动下这个行业向着趋于美好的方向迈进。我们不妨看看这些概念,无论是前面提到的还是健康管理服务、大健康产业,其背后都需要网络,需要互联网作为支撑,这里统称为互联网医疗,毕竟物联网概念下的终端也是在互联网这张大网下,无论其是否会增加一层传感网络,随着「互联网+」的提出,需要思考「互联网+医疗」有哪些方向是值得尝试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互联网本身是不能完成医治、疾病治疗工作的,将互联网技术以及新兴技术应用于医疗行业来缓解改善医疗现状是目前比较可取的方式,互联网更像是水、电这样基础的设施,围绕医疗资源提供方,通过数据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传递,提供服务。

在资源提供方内,专业医护人员属于稀缺资源,这种稀缺资源目前不能批量快速产生,那么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合理的分配资源与寻找替代资源可能是值得观察的两个方面,分级诊疗制度的提出与推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在这里应该存在不少创业机会。在替代资源上可能需要技术奇点的到来及突破,产生替代专业医护人员完成诊疗过程的资源,生命科学、纳米技术、基于数据的智能设备与机器人,这些与医疗器械的融合升级,可能会产生未来的替代资源,这是一个高精尖的创业方向。

目前有不少可穿戴设备的创业企业,大多是承载数据采集的终端,很少有达到临床设备标准的,多用于通过数据采集进行慢性病的监测,从而提供个人健康服务,通过用户参与,在数据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能够预防预测的健康服务。随着可穿戴设备在应用中更新换代,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和个人的智能器械设备,而这些设备也会由辅助诊断变为主动参与医治,疾病诊疗。

围绕医疗服务机构这个目前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有不少互联网医疗服务,我们分别从医疗机构内部,患者和专业医护人员这三部分来看看。

从八十年代中下开始实施信息化到现在,医疗机构内部信息化程度已经比较高了,在基础环境设施逐年升级中,目前也引入了一些互联网技术来缓解医治过程中的「三长」,比如自主挂号、缴费查询打印设备的使用,互联网预约挂号平台、互联网导诊平台的建立,互联网支付方式的使用等,但这些终归是治标不治本,属于资源再分配,而且在这里面目前已趋于成熟,寻找创业机会已经相当困难了。随着近年来信息的开放,倒是可以在医疗机构内部寻找一些机会,针对具体临床科室的业务朝着纵深方向提供基于SaaS的服务还是有不少的机会的,例如感控、血液、设备维保、随访等倒是可以尝试一下的。随着对民营机构的逐步放开,针对最小单元的遍布各个社区的小诊所以及专科的如牙科诊所,为他们建立一套基于互联网的服务系统应该存在机会,在满足业务的基础上在系统中引入上下游资源的供给应该是值得尝试的方向。

针对患者提供互联网服务目前主要有问诊咨询、疾病管理、提供医疗资讯,还有提供自诊断的一些中医服务,这些服务后面的根本还是依赖于专业的医护人员,而这恰恰在当下是比较稀缺的,老百姓的普遍医学健康知识又有限,在很多时候往往很难甄别这些专业性的东西,以至于不能获得期望中的结果,好的企业可以会越做越好,但糟糕的企业在有时候会导致生命的消逝。这里面目前还是存在不少的机会的,比如针对老年人与婴幼儿这两部分人群,无论从问诊咨询、还是疾病管理、或者是提供医疗资讯,都是可以值得从一个点进行尝试的,单病种、小区域、小圈子,结合智能设备也能够在采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健康管理。

针对专业医护人员提供的互联网服务目前主要在三方面,针对医护人员的信息资讯、学术交流、患者管理。针对医护人员的服务主要在于提高医护人员的价值,将医生的价值转换为行业价值。医疗服务机构信息化这么多年沉淀下来的数据针对专业医护人员有很大的价值,在这些数据中应该也能够找到创业的机会。专业医护人员对用户(患者)的管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跨越医疗的区域性限制,从而放大其自身价值,这或许也是可以尝试的一个方向。

最后再来看看作为医疗资源提供方的医药机构,医药机构主要提供药品服务,分为药品生产/批发商和药品零售商,在互联网中的主要应用是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目前处方药和医保支付的限制是开展电子商务服务中的主要障碍,相信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开放会逐渐好转。将药品服务融合医疗,开展线上与线下的合作,整个多种电子商务模式(B2B、B2C、O2O)应该存在很多机会,例如在慢性病、血脂异常、脂肪肝等人群中,以药切入健康,以家庭为单位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结合智能设备的使用、药剂师与少量的专业医护人员,应该存在不少值得尝试的地方。

互联网+医疗更像是人、设备、数据这三者通过互联网相互融合,相互学习,跨越时间和空间,提供各种解决方案,从而为人们提供以预防、预测、个性化、患者参与的医疗健康服务。或许未来的某一天科技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医疗本身也就失去了像现在这样「医治,疾病治疗」的意义。

文章标题进行了修改,修改之前是「互联网+医疗创业有哪些机会?」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时间易逝」,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在微信中搜索「doevents」或用微信扫描页面右上方二维码可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体验共享经济,当了一回Uber车主

在 Uber「人民优步」入驻郑州大约一个多月后的某一天,我当了一回 Uber 车主,体验了一下共享经济。在线历时1小时12分,总共完成3单,用户取消1单,共计收入¥39.07元,其中 Uber 运营「抽取」费用为¥9.76元「20%」,具体参见下图。

uber_01

先来说说作为车主的收益,在这里不考虑各种活动的各种补贴,这次的体验整体效率还是挺高的,基本上没有等待也没有绕路,感觉就是这一单结束后下一单的用户就在结束点那等着上车,如果按照这样的运气每天能够开够10小时,每天收入大约是¥400,一个月不间断下来大约为¥1.2万,按照累积接单数量等Uber设定的激励体系,可能会更高。

按照共享闲置资源获取收益可能并不很理想,对于专职的出租车司机可能更理想,从这个角度讲,以出租车司机为职业的人员应该感激这样的出行模式,受到损害的更多的是运营出租车行业的企业和依托此行业的既得利益者,这种损害或许会在自动驾驶技术全面成熟后有所改善。

收益之外更多的是一种对出行方式的体验,对于每一次出行,双方经过随机匹配后共同完成一段行程,中间其实能产生很多可能。传说有人用这个当猎头在为企业寻找合适的人才,有人用这个养活自己创业的小团队,有人乐衷于用这个泡妞,有人用这个赚点零用钱,有人用这个可能就是聊聊天,也有人用这个薅平台运营方的羊毛,我则是体验体验产品。

产品从注册到使用比较简单,对于在线上的车主,其订单的分配是极其高效的,这大大的提高了车主与用车方的体验,但高效的分配与地图上位置的显示有时候是不一致的,按照地图有可能你就开过了,Uber应该用一个好一点的地图服务。同样也是这种效率极高的分配算法,也被不少人进行利用,趁着补贴力度大,薅的一手羊毛。

产品的「上线-接单-启程-到达-完成」比较流畅,对于这个产品的核心流程实时性很高,也就是对于供需双方的动态匹配实时性很高,让供需双方获得良好的体验。对于评价、数据的汇总统计等放在后期处理,这样设计产品挺好。

uber_02

安全上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加强,相关的行业规则刚刚推出,这可能会对加强安全起到一定的帮助,有助于建立整个行业的规范,但很大程度上又会催生新的既得利益方。对于Uber来讲,对于车主不少针对车的信息有必要进一步的引导车主进行完善,如驾驶证与行车证信息。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可能是每次行程的数据安全,这里面涉及人、电话、起点、终点,结合对人年龄性别的判断,电话号码在移动时代的其他关联应用,这些数据有时候是不太安全的。

总体来说这次的体验还是不错的,虽然短暂但还是领略到了共享经济的魅力,期间的每一次行程跟乘客聊的也挺愉快,多开一阵子会体验到更多,以后心血来潮之际还会再尝试。如果以后失业,这也提供了一个可以过渡一段时期的方式,赞美共享经济。

对于每一次出行,每一个订单都是将人有效的从起点送达终点,这里送的是人,那么对于送药呢,如何将药有效的从起点送达终点?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时间易逝」,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在微信中搜索「doevents」或用微信扫描页面右上方二维码可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连锁零售业服务还是一如既往的差

三个多月前在郑州本地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宝视达」眼镜店配了一副眼镜,这是一家连锁经营眼睛业务的零售服务商。三个月后所配眼睛的镜框腿开始成片的掉漆,拿到店中进行反馈并寻求服务,在不断寻找镜框中到现在也没解决好,依旧带着上一付备用的眼睛,最后的结果是在投诉后答应经过折旧退款,来来往往的,两周时间过去了,这个过程让人厌烦至极,却又无可奈何。

从眼睛镜腿掉漆来看,应该属于产品的质量问题,这种质量问题对于这个品牌来讲应该是一个非常小概率下才会发生的事情,碰到质量问题给出高效合理的解决方案即可,但一来二往的过程让人感觉糟糕透顶,而给出的方案的时效性极其差劲「协调匹配的镜架」,综合起来,反馈在用户眼中的服务自然是差劲的,仅有一个良好的产品对于一个品牌是不够的,品牌还需要有配套的服务来支撑。

仔细回想生活中与自身有交集的连锁零售业,这些年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依旧是在做着一锤子的买卖,完成交易就算完事,对于能够获取用户信息的连锁零售行业,除了骚扰的推销信息,恨不得与你老死不相往来,毫无服务可言,可能仅有的服务也就是从进入门店到交钱走出门店的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面对不断推销的服务,这些行业中,连锁便利店可能体验会好一些,至少相对较少碰到不断推荐你买这个买那个的。

服务是以用户为导向的,让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生的价值获得进一步提升,从这个角度来看,网络上流传的一句话很应景:「产品卖出的那一刻即是服务的开始」。在我们做产品的过程中应该同时考虑如何做好服务,好的服务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

目前我们在做的工作也面临这样的问题,目前团队在做的产品服务于医药连锁零售这个行业,不断的接触医药连锁零售方面的事情也就自然而然成为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医药连锁零售行业作为一个传统行业,在日常经营中同样有这样的问题,在调研中常碰到的情况如下:

1、药通过药店卖出去,但是药店对用户不甚了解;

2、优先推荐毛利高的药,在你问有没有自我认知品牌药的时候,有时候你会发现导购员那热情的服务顿时不见了;

3、连锁药店的药的品类是没有差异化的,药的品类取决于药店的面积;

4、对于店内导购来说,对于前来购买指定药品的用户的回答只有「有或者没有」;

5、同类疗效的药会被放在不同的区域;

6、一些药店会引入设备来延展针对医药的服务,比如切碎和熬制;

7、很多有会员体系的没有针对会员很好的进行利用;

近几年传统行业在拥抱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比较积极,伴随着「互联网+」这波浪潮,不少连锁零售企业成立了电子商务的部门,投资了IT基础计算资源,对内注重信息化的建设,对外做起了电商、微商,这些综合下来投入不菲,效果却甚微,远没有达到预期。这里面有部分原因是经营的思维依旧处于卖货状态,在同质化产品已然成为血海很多年的今天,就是用上互联网这个生活中快捷的工具也往往收效甚微。

或许以用户为导向,围绕产品与用户,尝试找到产品能提供的增值服务是值得尝试的,这样或许会极大的提升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与品牌知名度。

以用户为导向首先得清晰的知道你的用户,从个体到群类,了解到用户的个体特征可以提供个性化的个体服务,了解群类的特征可以知道你解决的是哪类人的问题,一家药店服务的大多数都是周边社区的范围,时间的积累会对服务的用户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前提是以用户为导向。

一旦开始以用户为导向,那么还能为用户提供哪些服务呢?在药品的使用、存放能不能与用户多聊几句?对于药品的副作用能否与用户多聊几句?能否对用户过往和当前使用药品进行了解,在合理用药上与用户多聊那么几句?能不能建立监测、审查和评估治疗的效果?是否可以与医疗机构合作来分析处方的趋势?是否能够建立用户用药管理?能否针对了解的用户群进行不带商业色彩的健康讲座?品类终归对于单店是有限的,怎么解决买不到的品种?

其实医药连锁零售业目前相较于其他连锁零售业还是提供了不少额外的服务,比如越来越多的店会提供切碎和熬制服务,提供送药上门,提供测量体重、身高的服务,提供常规测血糖、血压服务,提供饮用水,提供休息区,提供消毒伤口包扎,提供雨伞等等。

提供服务只是一个开始,持续的对提供的服务追踪其效果,针对反馈提升服务的体验,这需要持续进行,在这行进的过程中依托信息的力量,持续的优化运营,当逐渐明晰所服务的用户群类,当真诚的建立起产品的服务体系,那些看似是最大获利源的有可能是企业长期获利最大的干扰。

在传统企业转型的路上,或许以用户为导向思考从当下产品能够衍生出什么服务来增值当下的产品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向,至于是做电子商务还是全员营销,或是什么渠道,这些应该是表现形式,是贯穿于服务基础之上的。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时间易逝」,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在微信中搜索「doevents」或用微信扫描页面右上方二维码可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体现团队专业性至少要做好4件事

新办公室装修完毕,已搬入两日。装修过程中时不时会去现场看看进度,同时也看看其他行业的团队是怎么开展工作的,作为甲方的一员,丝毫感觉不到这个团队的专业性,以后不建议、不推荐进行再次合作。而这些体现不出团队专业性地方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时有发生,如果长期对用户体现出这种不专业性,最终就是用户一个个离你而去,这些是一个团队成长中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与反思、并提升自己的地方。

情感上的因素

大部分的项目一般都或多或少与关系有关,关系很多时候与钱权无关,关乎情感,这也算是一种特色,所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首先需要考虑一下情感上的因素,不能持续「消费」情感,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消费的是关系所有者的信誉。这个装修团队就是这样,不太考虑情感上的因素,传递出来一种「杀熟」的感觉。

首先从报价开始,报价比市场价格要高出不少,这中间会有品牌溢价,但找了几个朋友评估一下确实高出不少,其实这个不是关键,关键是在中间的小细节,比如准备用极其劣质的窗帘、到现在都没有没让贴的玻璃膜、随意更换材料的品牌等等。另外前期有些特殊的情况我们在资金上略有延误,也是各种不满,其实在装修这个行业就算是走正式的招标也是有很多垫资实施工程的,当然对于我们以后也要注意资金方面事情,毕竟情感是双向的。

与时俱进的团队

从外行的角度来说说对装修这方面的看法,随着智能设备及社会的快速发展,装修未来有广阔的空间,对于团队的整体技能素养要求是越来越高,需要有一支与时俱进的团队,团队除了能设计优雅的整体方案,同时也需要施工优雅的完成方案。

在这次装修中有两件事比较有意思,其一是空调的电源要自己接,难道这是工装的惯例?其二是最后的工位电源要自己接,包括工位的网线也得自己布,这难道也是工装的惯例?好在公司本身就是做机房的,这些还都能做,对于一般的企业是怎么解决的?

如果这是惯例,在这些事上多做一些的装修企业一定会脱引而出,比起要自己搞定这样的惯例体验要好的多。如果不是惯例呢,你压根就不会做这些,是不是团队需要提高一下呢?

同样的功能,仅仅实现和拥有良好体验之间,无疑具有良好体验的会胜出,曲里拐弯的管线与横平竖直对称的管线给用户的体验是截然不同的。更别说考虑日后实际的操作性与可维护性。好的一方面是科技的进步带来了工具上的进步,现代化的工具使得效率提升了很多,但在基本的技能素养及细节上进展则不大。

我们自己的团队也常常会这样,很多时候仍旧是以功能性实现为第一原则,以过去的经验作为指导,孜孜不倦的在固有的圈子中耕耘,因为一旦跳出这个圈子就需要付出,并伴随强烈的不适感。而实际我们每天都在面对这个世界的不断的变化,如果不能应对这些变化,终将是要被淘汰的对象。

高效协作

现在是一个协作的时代,高效协作是第一生产力,而沟通是能够协作的基础,装修中一般采用图纸作为施工的依据,图纸也作为沟通的桥梁,要么图纸出的详尽,要么多到现场一边施工一遍沟通,补足修正因甲方需求发生变更后产生的新变化,沟通不顺协作就不顺,浪费人力物料,产生重复性工作,效率不用提了。

在装修整个过程中,图纸一直处于滞后的状态,而负责提供图纸的设计人员很少能够来现场,导致不少地方施工完毕发现不是甲方需要的,有的能返工,有的如果返工就有些浪费了,只能作罢。一个好的设计师除了能设计出好的视觉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将好视觉效果的设计装入实际的场景,使其在视觉效果优秀的基础上具有易用性,出现反馈后更应该勘查下实际的场景以做出修正,毕竟那是第一手的现场反馈,如果高高在上,那就是闭门造车,整个团队协作就不顺畅,这对于甲方可能顾及这次的情感就算了,下次呢,我想可能就没有下一次了。

协作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通过齐心协力完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主观能动性与及时响应性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尤为重要,我说了你响应了,那么下次我可能还说,如果我说了,你不响应,下次我可能就不说了。

过程规范

五六年前家里房子装修,除自己购买基础材料之外的工作交由一家颇有实力的装修公司,施工人员进驻开始装修时,给我的印象就非常不错,整齐划一带企业Logo的工装,第一件事就是在玻璃上贴上带有企业Logo的温馨提示「xxx在此施工,给您造成的不便……」,一进门处挂着安全施工准则,同时还有施工进度甘特图表,大门也包上厚厚的防撞泡沫,同时也不忘记打上企业的Logo,施工之外的地方都用带Logo的塑料无纺布盖住,每次约定的材料进驻后一定要让你验收一下,等等这样的你看我过了五六年还记得呢。

那么这一次呢,基本上我列出来的这些都没有,这点我非常奇怪,要说这是在做工装,整个写字楼里面都是企业,有不少还没装修呢,这不是一次很好的宣传自己企业品牌的机会么?更离谱的是中午躺在其他楼层的楼道睡觉、在洗手间洗澡,搞的已入驻的企业隔三差五投诉,这让我们很丢人,应该也让他们很丢人,可人家没挂带自己Logo的牌子呀。

这些外在的表现来自于内在过程执行的规范,一个良好的过程经过规范后经由外在的表现,往往能让人记住很久,具有放大效应,会给自身的品牌加分。
这四方面在工作生活中都值得我们时刻思考,并尝试进行改变,改变后会体现个体和团队的专业性,专业能提高竞争力,进而在市场取得一席之地。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时间易逝」,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在微信中搜索「doevents」或用微信扫描页面右上方二维码可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