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升级后公众号有了一些变化,但我还是用不习惯

2018 年 9 月 26 日,微信有了新的版本,升级后的版本为 6.7.3(iOS)。这次更新中对公众号继上一次更新为消息流后进行了再次的尝试,主要表现在:

1、以类似「最近使用」小程序的方式在公众号「订阅号消息」流中设立了「常读」公众号,看字面意思应该与自己经常读的公众号强相关,但具体规则不太清楚,置顶和星标的并不一定出现在常读中。

从字面上理解常读应该随着阅读发生变化,简单尝试发现变化不敏感,并不是常读的却排在了首位,常读中有新内容发布时,会在公众号名称左侧显示小绿点,同时排序前移。

2、属于常读和以前加星标的公众号会在「订阅号消息」流中以标题+摘要+题图的方式展示,而其他的公众号内容展示则较以前进一步收敛,变更为标题+小方块图的方式展示。

这提高了常读的视觉展示空间,增加了「常读」权重,缩小了非常读与非星标的视觉展示空间,在一屏中漏出的信息量多了的同时,信息也有了层级,相对前一个版本,这确实是一个没有回退的不错尝试。

但我还是不太习惯,这可能与我对公众号的使用有关,在我日常的使用中,我把我订阅的公众号当作一本本的「书」来看待,作者可能在写着某一行业的文集,或是连载或是篇篇独立,在这些「书」中我会重点关注一些,为其打上星标,几乎篇篇必读,其余大部分多数时间仅仅只是看看摘要,碰到感兴趣的才会读一下。

所以在我这样的使用方式下,如果要做变更,我更期望的是将重点关注的与非重点关注的进行严格的区分,一部分按照时间显示图文,另一部分显示列表及摘要,这次的变更有点这意思,但混杂在一起不太习惯。

至于到公众号内,在我看来就是到书里面了,那么我觉得就目前来说在「微信读书」中看公众号的体验是比较好的方式,我想公众号是否可以借鉴一下。

另一方面这毕竟是一个大平台中的小平台,除了阅读者这一边,还有平台另一边的作者方,在作者方少有变更,接触到的除了对内容创作的编辑环境有所升级与推出了「订阅号助手」之外少有更新,缺乏对作者的有效激励机制,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内容创作上「起点」已经趟出了一条商业化的路,近几年又有「得到、极客时间」等诸多知识付费类的产品,甚至「小鹅通」,这些应该都可以借鉴一下。

当然就微信现在的这体量,些微的变更影响也是巨大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整体上微信团队应该更清楚怎么迭代,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也就是臆想一下。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时间易逝」,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在微信中搜索「doevents」或用微信扫描页面右上方二维码可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