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最后给出 Copyright 的时间是 1998年,我搜了一下网上原版出版于 1999年,也就是这本书成书于上个世纪末,所以书中的案例都是上个世纪末的企业,今天读来虽然老但也挺有趣。
这本书我读着是不太行,造新词是其一,「脉动速度」我看就是发展速度,而「供应链」在作者所述中我觉得更应该是价值网络或能力网络。第二是整本书读下来对我来说没有太多的新知,仅仅是换了新词,新瓶里装的还是老酒。
比如垂直一体化和水平模块化可以说是封闭体系和开放体系,这两者好像在任何时候一直都存在,只是是否能够成功构建所选体系的能力,如书中说 IBM 拱手把个人 PC 让了出去,其实不让按照当时的IBM 也构建不了垂直一体化 PC 体系,毕竟IBM 也几经尝试,奈何都不成功,当然可说这些尝试是后来,但要知道当时苹果已经迭代到 Apple III ,马上就迭代到 Macintosh (1984)了,何况当时还有其他的厂家,IBM是开放了标准让IBM- PC成为市场的主导,只是获利的最终是Wintel 联盟。
但书中提出的在构建供应链「我理解的是价值网络或能力连」时,在垂直一体化/水平模块化这两个体系间的观察还是会给企业带来一些帮助的,通过对体系中链条的节点结合当前技术进行分析,可能会发现新的利润点,从而提升节点的等级,可以升级为企业的主要利润点。
书中的第6、7两章提供的图谱绘制和评估对于分析与构建企业能力挺有帮助,作者按照组织供应链、技术供应链、商业能力链分类,也就是全面的评估分析。其中对资讯娱乐业评估案例印象深刻,摘录一段如下:
“通过评估,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机会窗口:谁能首先找到一种方法,使得去音像租赁店的行为变得过时?任何能够让消费者在家中方便,快捷、轻松地访问全球视频库的人,将填补这一行业结构中的巨大空白,并因此赚的盆满钵满。这个机会等待着合适的创业点子和技术,但它可能不会开放太长的时间。”
印象深刻是因为读到这里脑中自然浮现出奈飞(Netflix),奈飞成立于1997年8月29日,1999年开始推出订阅制服务(依旧是寄送碟片),2007年推出流媒体服务。「2007年奈飞有了合适的点子,技术也合适了。」
还有一个案例也印象蛮深,比尔盖茨参与投资的 Teledesic,按Copyright的1998年算,四年后的2002年前后就失败了,好在它的后继者「星链」成功应用了。
整本书最有感触的一句话:「思考是一种核心能力,不能外包。脉动速度越快,就越需要思考和再思考。」
在AI 喧嚣的当下,除了使用它切身体会之外,要把这句话送给自己也送给每一个人。
本文首发于豆瓣,是参与活动后写的评论,在这里做个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