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技术

我看微信订阅号排版

尽管我这个订阅号目前阅读数很少,但还是收到了一些反馈。非常感谢给予反馈的这些朋友,有反馈才会产生双向的互动交流,紧接着思考,才可能提高。最近有两点反馈,一是太长,二是排版,今天主要说说排版,在说排版前,简单说说太长。

对于太长的反馈源于对「完成第一次公众分享后的 4 点收获」这篇文章,朋友对「太长」给出的建议是分篇,这对我目前是一个很好的可供使用的方案,下一次如果太长将尝试采用这个建议。对我自己而言「太长」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我现在写不短,这也是我尝试通过微信订阅号的写作练习想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能够将事情很简短的描述清楚是很有趣的事也是我想要做到的事。

下面说说对微信订阅号排版的一些想法,对于需要正式一些要提交的文档的排版以前写过「让你撰写的文档看上去更好一些」,在此微信订阅号中回复数字 1 可进行阅读。

在微信订阅号中用户获得的资讯的一般表现形式是图文消息,图文消息的展示一般会有排版的要求,在我看来排版是为了能够让用户在阅读的时候更舒服,获得更好的体验。

审视组成图文消息的所有元素是排版的基础。排版是针对主体,这个要传达信息的本身而进行的,当完成一篇图文并茂的文章后,审视一下组成这篇文章的各个元素,看看是否存在很吸引眼球但又与你主体想要表达的无关的元素存在,所有的元素都应该以为主体增光添彩为目标,要辅助读者理解要表达的想法,允许有达到特定目的的元素存在,但要尽量在主体表达之外,在这里可以多想想「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比如主体是以文字完成你要传递的信息,为了增强文字表达的效果,配了一些图,如果图跟你文字表达完全不能产生关联,而这些图又因为设计良好很吸眼球,我认为这会对主体产生干扰,必定不会有好的排版。比如主体是创作的漫画,结果配了一些光芒四射的很突出的大字,这同样也不会有好的排版;再比如创作了一篇忧伤的文章,却配了一首欢快的曲子,这同样有些糟糕。

在基础之上,对于大部分微信订阅号,简单的做到两点基本上就可以有不错的体验:一定的行间距和一定的字间距,这样做会让读者通过屏幕阅读起来感觉不那么拥挤,如果配的图、视频、音乐等多媒体元素又增强了对文字表达的理解,这一定会让读者获得好的体验。

除此之外更多的还需要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摸索,可能基于用户特征,可能基于用户反馈,可能基于图文消息的逻辑结构,也可能是针对文字中的强势语言与弱势语言之间醒目标注区分等等,通常情况下对于排版这方面的在意程度并不是很强烈,而且对于排版每个人的看法也是不尽相同的,我的做法是尽量保持简洁。

最后说说排版中我认为比较好的一些做法:

  1. 段落的首行不要缩进,这样能够有效的利用移动设备的屏幕,这毕竟不是正式要输出的公文;
  2. 首行不缩进的基础上,增加段落之间的间距,可以在每个段落间空两行,能够有效区分不同的段落;
  3. 如果采用标题建立层级的文章逻辑结构,可以对标题做强调或有效美化,以便于用户迅速了解文章要表达的逻辑结构,对于想强调的内容也可同样这样处理;
  4. 在图文最后放置引导用户关注、分享的信息应该更好,这就像交女朋友,一见钟情是极少的,就算是先上车后买票那也得有个对双方都记忆深刻的过程不是。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时间易逝」,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在微信中搜索「doevents」或用微信扫描页面右上方二维码可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公众号排版的三种方法

好的排版可以使人更舒服的阅读你的内容,完成对微信公众号内容的创作之后,进行适当的排版是必要的。目前我了解的微信公众号排版有三种方法,分别是原生态、三方工具、个性化定制。

原生态

原生态就是使用微信公众平台自身提供的图文消息编辑器来完成排版工作,通过编辑器上方的工具条和右边多媒体按钮组完成排版工作,目前我使用这种方法完成排版,基本上满足我的使用,我的公众号内容主要是由文字组成,对于排版使用编辑器提供的功能很少,我通过以下的方式完成排版的工作。

1. 先在电脑上完成文字的编写;

2. 填写文章标题及设置题图;

3. 以纯文本的方式将内容粘贴到图文消息编辑器中;

4. 段落的首行不缩进,使用编辑器「行间距」按钮调整段落行间距为 1.75 ;

5. 段落间以两个空白行进行分割;

6. 末尾放置公众号二维码「正如在本文最后放置的二维码」。

 

经过这 6 个步骤后,就完成了排版。如果能直接使用编辑器略微增加点字间距,将字体颜色略微变淡一点可能阅读起来更舒服一些。

三方工具

有排版的需求自然就有解决这个需求的工具产生,对于微信公众号的排版,有很多的第三方工具,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微信排版」能找到一大堆工具可供使用,这类工具一般提供各种样式的模板、元素以供选择使用,可在图文消息的头部尾部及各个段落选择不同的元素及样式完成排版,同时这类工具一般也提供一个编辑器来供实时查看效果,自己达到满意后,将第三方工具编辑器中的内容复制到微信公众号图文消息编辑器中即可。

如果要用第三方工具来完成排版,将搜索到的工具逐一尝试,选择自己用起来最有效率的即可,多加使用自然就纯熟,在能够轻松驾驭内容之上,可选择用工具点缀内容,提高整体的美感。

个性化定制

还有一种,就需要进行个性化定制了,个性化定制需要完成两部分的工作,第一是要请设计师设计个性化的排版,第二是在微信公众号中实现个性化定制。

设计这部分就不说了,通过沟通交流设计师会完成的很好,当然也可以自己完成设计,设计完成之后需要在公众号中实现设计师的设计,这需要懂一些开发技术,由于微信公众号是以网页进行展现的,所以要懂一点网页设计开发技术,需要了解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CSS(层叠样式表)。

主要工作是用 HTML 完成图文消息文档的结构及内容,在文档结构各个元素上应用 CSS 达到与设计师设计的具有相同的效果,这部分的工作其实就相当于第三方工具中的提供的模板,只不过这个模版是个性化的,属于自己独有的。

举个例子,比如可能每个段落的行间距为 28px ,字间距为 1px,字体颜色为 #646464,字体大小为 15px,内容在边界内换行,阅读起来会更舒服一些,我需要给每个段落的 HTML 标签 p 增加 CSS 样式。

threestyleforwechat_03

将这些增加了样式的网页代码粘贴到微信图文消息编辑器中,发送到手机进行测试修正,最终达到跟设计的效果一致,这篇文章的排版效果是按照上面所描述的,对比以前的文章阅读起来是不是要略微舒服一些?

实际使用中将设计转为网页还是有不少工作要做的,如果确实有需要个性化定制,这部分工作可以请开发工程师来帮助完成。每次都这么做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可以考虑将排版自动化,可以使用脚本程序将你用于写作工具生成的网页中的标签替换为你定义的 CSS,并对应的引入 CSS 中使用的资源,这样就能拥有自己个性化的排版。

平常阅读中碰到的公众号中使用工具的比较多,原生态的也不少,自己个性化定制的略微少一些,不管怎么样,在我看来好的排版能够让读者阅读的时候更舒服,获得更好的体验,从内容主体出发可能是一个好的选择。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时间易逝」,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在微信中搜索「doevents」或用微信扫描页面右上方二维码可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记一次系统升级导致的黑屏

在苹果电脑系统升级时如果遇到问题,可尝试采用重置 NVRAM 和重置 SMC 来解决问题,以下是这次在升级苹果最新系统时遭遇黑屏现象及经过重置最终解决问题的记录。

从去年开始使用苹果的笔记本「MacBook Pro」以来,处理日常的工作及平常的使用体验均非常良好,基本没有碰到死机蓝屏等现象。12月15日收到 macOS Sierra 10.12.2 的升级提示,一般情况下,碰到升级的提示我会等一阵子再行动,在此期间会观望一下,看看各路的反响。毕竟对于我来说,使用 Mac 电脑属于新手,平常又主要偏于使用,不常折腾系统。第二天当开始工作时再一次看到右上角提示「是否重启完成更新……」时,手一抖就让它重启完成升级了,结果随着更新的过程就杯具了,电脑再也启动不起来了,漆黑的屏幕对着我,像是在说:“嘿,哥也是会黑屏的……”。

在黑屏变砖期间其悄然无声,没有任何提示信息,就是长按电源键强行关机也没有任何的提示声音,整个键盘的背光灯同样也没有任何光,大小写转换键的也是没有任何响应,我心想这下可能要去苹果店找售后了,在合上电脑的过程中发现背面苹果 Logo 还在亮着,这为我带来了一丝的希望,我能通过 Logo 灯亮不亮来试试重启大法是否好使。

然而重启大法并不太好用,随着对电源键开开关关,伴随着背面苹果 Logo 亮亮灭灭,屏幕依然是黑漆漆的一片。通过手机在网上寻找看看是否有碰到同样情况的朋友以及解决办法,通过搜索引擎找到一篇在「少数派」上的分享,有提到在更新 10.12.2 的过程中黑屏现象。其中提到从 OS X El Capitan 开始使用了 System Integrity Protection(SIP) 的安全技术对于一些重要的系统文件进行保护,就是用root用户登录仍然无法修改关键的系统文件,以达到对系统的保护,而 SIP 的有关参数被添加到 NVRAM 中。可能在这次更新的过程中,在更新 NVRAM 时,由于未知原因写入失败,从而导致黑屏,重置 NVRAM 后能够解决该问题。

苹果的网站有「如何重置 Mac 上的 NVRAM 」,具体的

网址:https://support.apple.com/zh-cn/HT204063

  1. 关闭 Mac
  2. 启动电脑,Logo 灯亮后迅速同时按下Command、Option、P和R键
  3. 直到 Logo 灯不亮后再次变亮
  4. 松开这些按键

然而完成了NVRAM的重置以后,黑屏依旧,好在伴随着每次开关电脑的重启尝试中,有启动的声音传出,这比悄然无声好很多,但终归还是不能够启动,我想了想关闭了电脑,看来可能需要去苹果店走一遭了,把电脑装好以后我突然想起来常见的 Macbook Pro 重置也应该尝试一下,于是开始找重置相关的信息,还真是找到了苹果技术支持对于重置的建议步骤,除了上面重置 NVRAM 之外,还需要重置一下系统管理控制器(SMC)。

重置SMC(系统管理控制器),更详细的信息请

参见:https://support.apple.com/zh-cn/HT201295

  1. 关闭电脑;
  2. 如果未链接电脑电源适配器,请将电源适配器连接到电源与Mac;
  3. 在键盘上同时按下(左侧)Shift、Control、Option键和电源开关键;
  4. 同时松开所有键和电源开关键;
  5. 按下电源开关键启动电脑。

经过了这次的操作后,启动后看见看见了熟悉的登录界面,登录后伴随着系统升级的继续,最终解决了黑屏的同时也升级到了最新的系统,故障排除。

在随后去吃饭的时候我大概想了想,在日常工作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是主要是使用工作范畴内的一些工具,它们属于系统之上的应用,而由于Mac电脑本身的健壮性,我从开始买了这台电脑就没关过机也没出过系统的问题,直到这次。这种情况也就缺乏对系统的基本特性的了解的动力,这跟以前使用 Windows 系统是个很大的区别。

在前两天我开始看 Python 的文档时安装 Python3.5 的时候遭遇了由于权限导致不可写而没有完成 brew link 的建立,这应该跟从 OS X El Capitan 开始使用了 System Integrity Protection(SIP)这项安全技术有关。下午我花了点时间了解了一下 SIP ,苹果网站上有简单的描述,维基百科上更详细一些,具体的地址分别如下。

https://support.apple.com/en-us/HT204899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ystem_Integrity_Protection

网络是一个好东西,能够获取到足够多的信息以辅助我们解决碰到的问题,但在看文档的时候应该仔细一些,其实在苹果官方文档中重置 NVRAM 的说明的最下方关联的就有关于系统管理控制器重置的链接,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两者是有关联关系的。从刚开始我对于 NVRAM、SIP、SMC 是一点都不了解的,一个下午的时间也算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在使用系统的同时还是应该增强对系统的一些了解,比如重置及恢复、每次更新的特性等,这些故障总会与你不期而遇。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时间易逝」,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在微信中搜索「doevents」或用微信扫描页面右上方二维码可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如何挑选办公管理系统

在十五年前工作的企业中,为了便于团队成员的办公与信息化管理,企业当时采购了一套办公自动化系统「OA」用于日常办公,整套系统由加密狗「类似 U 盾」与诸多的功能模块「工作台、消息、审批、计划、任务、CRM ……」的系统组成,就是拿到现在,这套系统也是不落伍的,当时和小伙伴们用了 4 年多时间,中间厂商断续的更新了那么几次,每次的更新对于厂商都是一次收钱的机会。

在使用的 4 年多时间中,面对这么多的功能模块,大部分功能浅尝即止,最常用的是消息模块,这个模块提供选择小伙伴,然后录入消息内容,偶尔也可以添加个小附件,发送后被选择的小伙伴们的电脑都能弹出消息「前提是用IE登录了这个系统」,这个功能多用于中午约饭及周五约下班后通宵游戏,偶尔也会用于会议通知或进行文件发送,至于其它的功能模块基本都是放在哪里,成了摆设。

后来离开这个企业后又断断续续的在几家企业历练,也会有相应的办公管理系统「那几年无纸化办公是比较被追随的」,其大部分功能同样也是摆设,政府、外企和极少的大企业会稍好一些,这么多年过去了,中间也碰到诸多企业采购办公管理系统,直至目前,大部分企业在挑选和应用办公管理系统时依然是这样,以系统功能的多寡来选择,辅以性价比和是否提供本地化服务,而厂商也乐忠于开发功能堆叠的系统来迎合这种选择,以方便卖个好价钱,这样造成企业买了系统却没达到期望中的效率提升、节省成本,没有为企业产生价值,纯粹为信息化而信息化。

那么功能多了好不好,功能多肯定是好的,这么多功能的产生就是因为市场中有这么多的需求,功能多是好的,买来却没有产生应有的价值,那么该怎么挑选办公管理系统?

从企业内部进行审视是挑选办公管理系统的关键。区分办公的各个场景,梳理出各个场景中的资源、流程、碰到的问题,确定各个场景实施办公管理系统的关键指标,将这些关键指标与需要采购的系统相匹配,获得适合企业当下的办公管理系统。

关键指标有很多,系统服务于人,人员匹配就是需要考虑的关键指标;在协作之间企业团队成员完成日常的工作,流程贯穿于其中,流程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关键指标;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有其内部办公管理的诉求,往往每个职能部门办公管理的关注点是不同的,这又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关键指标。当然还有更多的关键指标,如果全部考虑进去进行全面的匹配,往往就会出现这些年碰到的情况,买回来后的大部分功能都会成为摆设。

贪多嚼不烂,要有所取舍,以当下为准,尽量少发散,现在日常干什么我们就信息化什么,在享受了信息化的红利后,会自然的发散深入,要用一个、上一个,上一个、用一个。日常中没有使用的你不能指望采购个系统回来就用了,要知道功能越多也需要越多的人来参与使用,没有这么多的人参与使用同样也只能是摆设。而且一起堆积在系统中也会产生干扰,提高整体使用的复杂度,可能唯一的收获就是花了钱买了这么多功能模块,心里上占了便宜。在选择办公管理系统时,选择少要比选择多更好,少即是多。

最近有家企业在采购办公自动化系统,寻找了几家国内知名办公自动化系统厂商进行内部招标,大概情况是这样的:各家进行自家系统的宣讲;功能、价格、服务,洋洋洒洒的几十项功能罗列,适应移动场景,基本涵盖办公管理系统的各个角落。如无意外最终会从这几家选择一家,他们忘记之前他们曾有一套系统,有很多功能都处于闲置状态,仅仅不符合移动时代就需要,就要重来一次,对于厂商是极其喜爱这样的客户的,那么对于客户自己呢?

企业办公管理系统隶属于企业管理数字化范畴内,数字化需要做到可存储、可搜索、可调用。在移动互联时代,数字化系统会在连接中融合,企业既应该从内部考虑企业管理数字化后能给企业带来什么红利,也应该从外部考虑企业管理数字化后能给用户带来什么超值的服务体验。不要再仅仅为功能埋单了,用迭代式采购办公管理系统或许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好方法。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时间易逝」,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可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搜索「doevents」

VR初体验

GoogleCardboard

VR「Virtual Reality」指虚拟实境,简称虚拟现实,以前在科幻小说或科幻大片中偶有看到,比如带个头盔戴个手套,通过虚拟的场景进行交互,随着这些年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传感、显示等各项技术的发展,VR就火起来了,而且呈现越来越火的趋势。

从朋友那里搞来了个 Google 眼镜盒子「Google Cardboard」,这个眼睛盒子可能是目前市场上能以最低成本体验虚拟现实系统的设备,辅以智能手机和若干不同的App软件,在周末这两天进行一番简单的体验,一番体验下来,感觉目前的虚拟现实系统更多的像个大玩具,估计稍微昂贵一些的设备会稍微好一些,但从内容和交互上还需要相当的时间。

这款VR设备自身没有「大脑」,用智能手机来充当,分别体验了iPhone和Android手机,尺寸都是5.5寸,两者在体验上基本差不多,有些内容有视觉上略有粗糙,估计4K屏的大屏手机会好很多。

从交互上这次体验到的主要是针对内容播放的控制,由App来完成,比如开始播放、暂停播放,调整音量,返回等,还有些VR设备带有遥控器,基于传感设备与动作行为的交互没有体验到,或许这个仍需要等待,这次仅仅体验了视频播放类的内容,我把他称为观片,针对游戏这次没有体验,可能在交互上要稍微好于观片。

这次体验视频播放的内容的种类上还是想对比较多的,整体上来讲各种种类的内容构建的虚拟场景还有待提高,沉浸感不是很强烈,全景的视频内容体验最好,随着身体的转动看到不同的内容,这个还是很好玩的,对于在视频周围增加影院虚拟场景第一时间接触也是蛮新奇的,但营造的自己包场影院的氛围不是那么美好,多几个人会更好,这对于偶尔观赏3D影片还是不错的,当然这个增加的影院虚拟场景也是由App来提供的。

总体来讲内容体验的时长都比较短,尤其针对全景类的内容,传说国外在某些方面对VR的使用率已经很高,于是也专门找了这方面的内容,一番体验以后发现也就那样,但明显要好于非VR观阅,估计是受限于设备,虽然设备是支持戴眼镜进行体验的,但是带着眼睛应该还需要进行调整,目前并没有这方面的调整,所以看上去场景内的人和物略微有些变形。

这次体验的时间比较短,设备也是比较简单,但不管怎么说,闲暇时偶尔用这款相对便宜的设备玩玩还是不错的,比如周末你坐在包场的影院中,你环顾四周发现空荡荡的影院就你一人,荧幕上还算不错的3D电影正在播放,有点IMAX的意思,这感觉也是非常棒的。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时间易逝」,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可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搜索「doevents」